Alfred Workflow 从使用到创造

网站所有资源都有,可联系VX:kanyingvip

macOS 内置的 Spotlight(聚焦) 功能让我们可以方便地搜索文件、启动应用、查询单词,我还记得刚使用时感到的那份惊艳。直到遇见了 Alfred,在稍作把玩后我就用 Alfred 取而代之。这其中的原因除了Alfred 在搜索文件与应用等基础方面的优化增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 Alfred 中的 workflow 功能。

关联阅读:一站式文件处理中心:Alfred 文件搜索 & 处理详解

少数派的读者应该对于 Alfred workflow 都不陌生,毕竟我派发过不少相关文章。它让用户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自己动手实现各种功能,扩充到 Alfred 中,类似于 iOS 中的快捷指令、Android 上的 Tasker。

快捷指令、Tasker 等发展多年后,各路高手玩得不亦乐乎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惠及普通用户。Alfred workflow 也不例外,许多优质的作品被分享出来,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比如汇率计算、定时器等小工具类型,针对 GitHub、Twitter 等网站的交互搜索型,控制蓝牙、外观模式等系统功能增强型,还有就是连接印象笔记、DEVONthink、Mweb 等第三方应用,通过 Alfred 控制它们,改善使用体验。众多 Workflow 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更新迭代,相当成熟稳定。

Object 展示

学会使用 workflow 的必要性不用再多说,学习编写也非常推荐。除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这两方面原因:一,别人的 Workflow 不一定完全契合自己的需求,也可能已经年久失修,掌握编写方法就可以尝试修改它们;二,解决小问题的简单 Workflow 很少会被大费周章地发布出来,而日常碰到的有些临时问题用 Workflow 解决却是非常合适。

所以,本文首先介绍 Workflow 使用的方方面面,包括导入、配置、管理等,并列出了一些推荐的优质作品、合集仓库。然后,按照入门、进阶的路径,配合实例,带领大家循序渐进地学习如何编写。

[rihide]

为避免混淆,这里先明确下本文中所使用的词语。

文中用语图示

注:本文介绍的功能需要激活 PowerPack。

Workflow 使用

Alfred 发展至今,解决常见需求的 Workflow 基本都能在网络上找到,所以我们先来看如何使用。这里我选择了 Menu Bar Search Workflow 作为示例。它的功能简单实用,就是在 Alfred 内输入 m 搜索词 搜索当前应用菜单栏中的菜单项,回车执行。实际的使用感受却是出人意料的方便,不必再用鼠标在菜单栏中层层穿梭,也省去了记忆很多快捷键的烦恼。尤其是,它会将用过的菜单项排在结果列表前面,可以直接回车运行,非常贴心方便。我常用来搜索执行 Ulysses 中粘贴 Markdown 格式文本、预览(Preview)中显示目录侧边栏,以及在浏览器中打开书签等。点击这里下载

menu search 对比

导入安装

Workflow 下载后得到的是一个后缀名为 alfredworkflow 的文件,直接双击打开,Alfred 显示导入界面:

Workflow 导入界面

我们来具体看看,左侧上方是基本信息,由上到下依次为名称、简介、类别、作者、网站、版本号。其中的类别可以选择。下方的变量列表,用来做自定义配置,相当于应用的偏好设置。对想要设置的变量,可以双击变量名称左侧的空白区域,显示输入框而后填写。至于各变量的作用,可以看右侧的 workflow 详细说明。但并不是每个 Workflow 制作者都会填写或保持更新右侧的说明区域,所以应该以 Workflow 的发布网页为准

此处,根据说明,我们知道这四个变量的含义:

  • -max-children:单个菜单中菜单项数量显示上限,默认为 40。
  • -max-depth:菜单层级深度上限,默认为 10。
  • -show-apple-menu:是否显示  菜单,默认为不显示。
  • -show-disabled:是否显示当前不可用的菜单项,默认为不显示。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可以直接略过变量配置,保持默认。

视线继续下移,界面最下方还有一行英文小字,意思是 Workflow 内的快捷键与快捷短语在导入时会被忽略,也就是说需要用户自己主动设置后才能使用。大概是因为每个人在这两方面的配置习惯差异较大,并且容易因为重复而造成冲突。后面会说如何设置。

最后,点击右下角的「Import」导入即可。

配置与使用

导入后先别着急上手,可能还需要简单配置下。现在可以看到,Workflow 被添加到窗口左侧的列表中,右侧的编辑区则是用来配置修改列表中选择的 Workflow。

Workflow 导入后

是否配置以及如何配置因 Workflow 而异,依旧是以发布网页为准。如果 Workflow 功能非常简单以至于作者根本没有写任何说明,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看编辑区。

如图所示,Workflow 由一个个 Object (官方用语,可以理解为模块组件)组成,并通过之间的连线形成运行链路,确定运行顺序和数据流向。每个 Object 下方标有它的种类名称,如图中我标记为 1 号的是个 Hotkey(快捷键) Object、2 号是个 Script Filter Object。对于 Menu Bar Search,如果使用快捷键(对应标号为 1 的 Object),就会按照 1→2→3 的顺序运行,如果使用关键词(标号为 2 的 Object),运行顺序则是 2→3。位于链路前端的 Object 就像个「启动装置」。后面的编写部分会有更深入的剖析。

Workflow 结构

需要我们配置的正是这些启动装置,主要包含关键词(最常见)、快捷键、快捷短语(最少见)三方面,分别对应于下面这些种类的 Object。关键词类比较特殊,多种 Object 都涉及到关键词的设置使用。设置过后,关键词、快捷键、快捷短语会显示在 Object 图标的上方,如下图中关键词 ke、快捷键 ⌃⌥⇧⌘D、快捷短语ddate

  • 关键词:Keyword 与File Filter、List Filter、Dictionary Filter、Script Filter
  • 快捷键:Hotkey
  • 快捷短语:Snippet
Object 图标

前文中已经提到,快捷键与快捷短语需要用户配置后才能使用,关键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为自己习惯的字符。配置过程大同小异。双击标号 1 的快捷键 Object 就可以打开它的配置窗口,此时窗口内的快捷键设置项 Hotkey 已经自动选中,直接按下要设置的快捷键,然后点击右下角的「Save」保存,也可以用快捷键 ⌘Command-S。设置的快捷键就会显示在 Object 图标上。

Hotkey 配置窗口

关键词的修改,来看标号为 2、4 的 Script Filter Object,图标上方显示的 mms 就是它们各自的关键词。修改方法,与快捷键别无二致,打开配置窗口在 Keyword 文本框中修改就可以了。快捷短语也是修改配置窗口中的 Keyword 项。

修改关键词

另外,导入阶段看到的环境变量配置项,导入后仍然可以修改。点击编辑区右上角 [?] 图标,弹出窗口的右侧就是变量列表,双击后填写,右下角「Save」保存。顺便提一句,之所以一个 Workflow 会使用环境变量,是因为这些用户可能需要自定义配置的数据,这样修改最方便。如果直接放在 Object 配置或者代码中,会给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和麻烦。

变量修改窗口

如何使用一个具体的 Workflow 当然还是要查看它的发布网页。而对于没有说明的简单 Workflow,可以根据这些启动装置 Object 推测使用方法。就拿 Menu Bar Search 来说,它的功能是搜索菜单栏,从编辑区又可以看到有 mms 两个关键词,那么用法无非就是在 Alfred 中输入 m 菜单项名称  ms 菜单项名称,试试便知。存在快捷键、快捷短语 Object 的 Workflow,设置好后使用下也就知道效果了。

管理与更新

Alfred 在 Workflow 管理方面提供的功能不多,毕竟平时使用中我们面对的都是 Alfred 输入框,也就只有偶尔导入和调整配置时才会打开 Workflow 列表窗口。

禁用与隐藏暂时不用的 Workflow:在窗口右侧的 Workflow 列表中,右键菜单中的第一项 「Enabled」可以用来切换启用/禁用状态。去掉勾选「Enabled」即是禁用,之后这个 Workflow 就无法运行了,还会在列表中暗色显示。

建议禁用暂时用不到的 Workflow,这样可以减少 Alfred 结果列表中无用项,也能避免干扰其他 Workflow。此外,Workflow 列表上方的齿轮 ⚙️️ 图标菜单中,选择第三部分第一项「Only Show Enabled」可以隐藏列表中已禁用的 Workflow。我过去编写的一些 Workflow,现在用不到了但舍不得删除,就会禁用并隐藏起来。

Workflow 列表右键菜单

分类管理 Workflow:前面我们知道了在导入时如何设置分类。导入后,还可以在 Workflow 列表中右键点击,在「Category」子菜单里选择分类。默认的分类有三种:Tools(工具)、Internet(网络)、Productivity(效率)。它们在我看来区别并不大,经常不知道该把一个 Workflow 归于哪一类。后来索性把几个默认的类别都删了,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分类,比如把自己编写的 Workflow 收为一类,把正在制作的分为一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处置。

类别的删除与添加窗口,在齿轮图标菜单中点击「Edit Categories…」打开。如果需要一次为多个 Workflow 设置分类,只需要按住 ⇧Shift  ⌘Command 键点击选中多个 Workflow,然后同样是在右键菜单中设置。

列表上方的齿轮图标菜单

齿轮图标菜单中,除了前面提到的「Only Show Enabled」隐藏已禁用、「Edit Categories…」编辑类别,还包括仅显示某个类别 Workflow、调整列表排序、设置是否显示 Workflow 作者之类的信息等功能选项。

最后是关于更新 Workflow。绝大部分的 Workflow 都没有提供检查更新的功能,所以需要我们主动到发布的网站上查看有没有更新,将更新的文件下载下来。双击文件打开的更新窗口界面,与导入界面基本一样,只不过左下角多了个「Migrate my settings(合并我的设置)」选项,勾选(默认)就是会保留我们设置的快捷键、关键词、变量等。如果去掉勾选这一项,就相当于全新安装 Workflow,所以一般直接点击右下角的「Update」更新就可以了。

Workflow 更新窗口

Workflow 推荐

优秀的 Workflow 成百上千,这里分享一些我自己经常使用的 workflow。

首先是系统功能增强类:

  • Recent Documents / Apps:快捷获取各种最近打开的文档、文件夹、应用。最近几天处理的工作文档用它一键打开,刚刚关闭又需要的文件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不用再去文件夹中翻找。介绍文章
  • Bluetooth manager:控制 macOS 系统蓝牙功能,打开/关闭、连接/断开。我用来连接 AirPods、音响等。
  • App Language Switcher:让应用临时以指定语言启动,或者修改应用的默认语言。英文系统下,偶尔需要中文截图可以快捷切换,或者看看应用的某个功能在其他语言下是什么名称。
  • Menu Bar Search:搜索菜单栏回车执行,将菜单栏中的功能也纳入 Alfred 的工作流中。
  • Search Notes.app:搜索 macOS 内置应用 Notes 中的笔记和文件夹,快捷打开。显然比打开 Notes 然后再找到需要的笔记方便多了。

然后是一些与第三方应用协作的:

  • Spotify Mini Player:全能型 Spotify 播放控制器,可以控制播放,搜索歌曲、歌单、歌手,编辑播放列表等等,功能全面。
  • Evernote Workflow:Evernote 笔记搜索、打开、创建等,不支持印象笔记。
  • Alfred Maestro:搜索 Keyboard Maestro 中 macro,回车运行,⌘Command-Enter 编辑。算是一种额外的触发方式。
  • DEVONthink Search:搜索 DEVONthink 文档,根据搜索匹配度排序结果。
  • Calibre Search:根据名称和标签搜索 Calibre 中书籍,快捷打开,查看评分、标签等。
  • Ariafred:Aria2 下载控制器,添加、浏览下载任务。

还有几个 GitHub 上的 Workflow 合集仓库,内容丰富,值得翻一翻:

现在多数持续更新的 Workflow 项目都存储在 GitHub 网站上,如果你不太熟悉如何使用 GitHub,尤其是如何下载上面的 workflow ,那么可以看这篇文章 《搜索资源、跟踪更新、交流反馈……掌握这些技巧你也能找到 GitHub 上的好资源 – 少数派》。另外,你还可以到 Alfred 论坛第三方 Workflow 分享网站 Packal 以及 GitHub 中按需搜索。

编写入门

各路高手制作的 Workflow 固然好用,但是自己时不时出现的各种需求不能总指望别人给解决,何况制作 Workflow 也是一种乐趣。这一节就带大家从最简单的 Workflow 编写开始学习,请放心内容不涉及代码编程 :)

下面的几节比较基础,依次介绍如何新建 Workflow、添加与连接 Object 等。有编写经验的读者,可以根据各小节的标题判断是否需要阅读。

新建 Workflow

点击 Workflow 列表下方的加号 ➕️ 图标,选择「Blank Workflow(空白 Workflow)」以打开新建窗口。这里需要填写一些基本信息,如 Name(名称)、Description(简介)、Category(类别)、Bundle ID、Created By(作者)、Website(网站)以及图标等,请按照上图填写。其中,只有Name 必须填写,其他可选。我们接下来重点看下 Bundle ID 和图标。

Workflow 新建窗口

Bundle ID 可以理解为 Workflow 的身份证编号,用来辨识和区分。没有 ID 不影响使用,但是在更新 Workflow 时,Alfred 就不知道下载的新版本对应于哪个已经安装的 Workflow。Bundle ID 的格式一般为 com.作者名字.Workflow名称,分为由点分隔的三部分。第二部分也可以是作者的网络 ID。如果作者有个人网站,那么前两部分通常是网站域名的逆序写法,如个人网站 example.net 写为 net.example。前文介绍的 Menu Bar Search 的 ID 是 com.folded-paper.menu-bar-searchcom.folded-paper 对应作者的个人网站 folded-paper.com

图标 的设置很有必要,合适好看的图标不仅可以提高辨识度,在 Alfred 结果列表中一眼认出,而且也赏心悦目。图标有这么两种:

  • 图片文件,直接拖拽到图标框中就设置好了。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各种图标图片,比如编写了一个文件操作类的 Workflow,可以在图片搜索引擎中用关键词 文件 图标 搜索。
  • 应用图标,比如这一节我准备编写个文件相关的 workflow,那么可以用 Finder 的图标,在 Alfred 中搜索 Finder App 拖拽到图标框中就行了。现在尝试下吧。

需要删除图标时,点击选择图标框,按下Backspace(退格键)即可。

填写完毕后,点击右下角的「Create」或者使用快捷键 ⌘Command-S,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 Workflow。之后需要修改这些信息时,可以在 Workflow 列表中双击,或者右键单击后选择「Edit Details」。

开始编写

编辑区中右键点击,菜单前五项分别是 Triggers(触发)、Inputs(输入)、Actions(动作)、Utilities(工具)、Outputs(输出)等 Object 类别。添加 Object 就在这里,点击任意一项就会放置在光标位置,并自动弹出配置窗口。填写完毕后同样是点击「Save」或使用快捷键 ⌘Command-S保存。

Object 类别

不同的 Object,配置项当然也不一样,但配置窗口也有几个通用一致的地方。下方左侧的问号图标,点击可以打开 Alfred 官网中关于当前 Object 的帮助文档,还附有必要的图示和 workflow 示例。有啥不懂就看文档,一定没错。

窗口右下方「Cancel」按钮旁边的白色方形图标,用来打开当前 Workflow 的资源文件夹,里面存有配置文件 info.plist、图标文件、脚本文件等。一般在需要编辑处理这些文件时会用到。另外,我们下载到的 alfredworkflow 文件,其实就是这种文件夹的压缩包。

Object 配置窗口

接下来,回归正题。

首先,选择右键菜单中「Trigger – Hotkey」,添加一个用来设置快捷键的 Object。配置窗口中,点击选中 Hotkey 配置框,按下想要设置的快捷键,比如 ⌃Control-⇧Shift-⌥Option-⌘Command-K。这里出于临时演示需要,设置一个复杂的快捷键,避免和已有的快捷键发生冲突,你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窗口的其他配置项暂时不用管,直接保存。

Hotkey 配置窗口

然后,选择「Input – Keyword」添加一个关键词 Object,按照下面这样设置后保存:

  • Keyword 关键词,设为 aa,没什么特殊含义,顺手而已。一般使用英文字母,毕竟中文输入需要按下更多次按键。
  • Argument 参数,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搜索词」,设为「No Argument」不需要搜索词,这样在 Alfred 中输入关键词 aa 后可以直接回车运行。
  • Title 标题,设为 打开文件。标题只是用来显示在 Alfred 结果列表中作为标识,不影响功能与使用。
  • Subtext 副标题,也就是结果列表中标题下方的一行小字,补充额外的信息,设为 学习 Workflow 中
  • 图标,是否设置都可以。如果不设置就直接继承 Workflow 的图标
Keyword 配置窗口

然后,选择「Actions – Open File」添加一个用来打开文件的 Object。不做设置的默认情况下,它会打开前一个 Object 传来的文件。我们现在先设置个固定的文件用来打开,随便拖拽一个文件到左侧的框中就可以了。

Open File 配置窗口

最后,需要在 Object 之间建立连接。如图所示,光标移动到一个 Object 的尾部,拖拽突出的尾巴,到后一个 Object 前面突出的脑袋上。

Object 建立链接

这样,我们的第一个 Workflow 就做好了。使用快捷键⌃Control-⇧Shift-⌥Option-⌘Command-K或者在 Alfred 中输入关键词 aa 选择「打开文件」后回车,就可以打开前面设置的那个文件。

这一节,我们知道了如何添加、配置与连接 Object。但做的 Workflow 确实太简单了,只是用来打开固定的文件,没什么用。不过这只是第一步,让我们继续,把它升级为一个实用的 Workflow。

继续完善

我们来把上面的 Workflow 改造下,让它具备这样的功能:用快捷键或关键词运行 Workflow 后,在固定的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中搜索并打开文件。它用来搜索我们高频使用的文件夹相当好用,比如「下载」、「桌面」、素材文件夹等。在工作时,不必打开 Finder 层层寻找,也不必用 Alfred 默认的文件搜索功能大海捞针。搜索范围限定为若干个文件夹减少了干扰项,让搜索更加精准。

首先,添加一个「Input – File Filter」,这是个可以在指定文件夹中搜索指定类型文件的 Object,自然也是本 Workflow 的核心。配置窗口按照下面这样依次设置后保存:

  • Keyword 关键词,依旧设为 aa,与之前的关键词一致。
  • with Space,关键词与搜索词之间是否需要空格。这一项对于实际使用基本没有影响,保持默认即可。你也可以分别试试。
  • Placeholder Title,占位符标题,设为打开文件。和之前设置的标题没什么区别,之所以称为「占位符」标题,是为了强调这是在 File Filter 列出搜索结果前展示的临时标题。
  • Placeholder Subtext,占位符副标题,不如设为这是 File Filter 的副标题
  • File types,文件类型列表,比如分别拖拽一个 JPG 和 PNG 图片文件到这里,那么这个 Workflow 就只能搜索这两种文件了。需要删除时可以点击选中后按下 Backspace(退格键)。为了让编写的 Workflow 能够搜索所有文件类型,这里暂且不设置。
File Filter 配置窗口

接着,点击窗口上方的「Scope」,这个面板用于设置文件搜索范围。设置的方法,除了拖拽文件夹到列表中,也可以点击右下角的加号➕ 按钮,手动输入文件夹路径。这里,我是将「下载」文件夹拖入其中,你也可以设置为自己高频使用的其他文件夹。记得保存。

现在唤出 Alfred 输入框,输入 aa 会发现有两个「打开文件」,分别对应于前后设置的 Keyword 和 File Filter 两个 Object。显然,File Filter 内含 Keyword 功能,不需要 Keyword Object 了。应该将重复的 Keyword Object 删除,点击选中后按下 Backspace(退格键) 键就可以了。同时可以看到,与之相连的两条连线也没有了。

Keyword 功能重复

然后,分别连接 Hotkey 到 File Filter,File Filter 到 Open File。这个 Workflow 算是初步完成,可以按下设置的快捷键,输入任意文字,搜索「下载」文件夹中的文件,回车打开。也可以在 Alfred 中输入 aa 搜索词 搜索。

在 Alfred 中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

但是,好像列出的文件并没有按照什么顺序排列。对于「下载」文件夹,我们经常需要刚刚下载的那个文件,那么怎么让这个 Workflow 在敲下两个空格后将最新的文件放在最前呢呢?双击 File Filter 打开配置窗口,选择「Limit and Sort」面板,可以看到第三个设置项「Sort by」,用来控制结果排序。

File Filter 的 Sort by 配置

「Sort by」的默认设置是「Alfred’s Knowledge」,意思是根据 Alfred 已知的信息智能排序,将你可能需要的文件放在最前。然而,「智能」很多时候不够智能,猜不透用户的心思。除了默认项,还有「Creation Date(按照创建日期排序)」与「Last Modified Date(按照修改日期排序)」,我认为设置为后者比较合适。举个例子,依次创建 A、B、C 三个文件,而后修改了 B,如果选择「Creation Date」,那么结果列表中的顺序会是 C、B、A。而选择「Last Modified Date」会是 B、C、A。你可以分别试试,选择自己更习惯的。如此配置后,再运行这个 Workflow 并敲下两个空格,就会在结果列表中首先显示最新的文件,省去了很多时候手动选择的步骤。

在 Alfred 中显示最新的文件

分支的使用

这一节,我们来学习分支的使用。分支可以用来同时执行多个操作,比如同时使用多个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也可以给用户提供多个功能选项,就像我们使用 Alfred 搜索应用时,按下回车是运行,按下 ⌘Command-回车 打开所在文件夹,按下 ⌥Option-回车 在 Finder 中搜索。下面的例子就属于后一种。

继续改进上面的 Workflow,选择「Action – Reveal in Finder」添加一个用来在 Finder 中显示文件的 Object,并从「File Filter」连接到它。然后,我们再试试利用这个 Workflow 搜索文件,回车就不仅仅是打开文件,还会同时打开所在文件夹。也就是说,File Filter 之后的两条分支同时运行了。这显示是分支的第一种用法,但不适合这里。

连线配置

双击 File Filter 与 Reveal in Finder 之间的连线,同样会弹出一个配置窗口,用来调整这条连线的行为。其中,第一项「Action Modifier」动作修饰键,比如勾选「Command」后保存,那么就只有按下⌘Command-回车才能通过这条连线,后面的 Object 才会运行,也就是打开所在的文件夹。

第二项「Modifier subtext」是修饰键按下时显示的副标题,用来提示不同按键的作用。这里填写为「打开所在文件夹」,之后使用时按下 ⌘Command 键就能看到,不松开 ⌘Command 直接再按下 回车 键就可以打开文件夹。

第三项「Window Behaviour」的应用场景比较特殊,暂且不表。总之,第一项勾选「Command」,第二项填入「打开所在文件夹」,然后保存。需要注意的是,附有圆点的连线才能编辑

至此,一个实用的 Workflow 就做好了,再来试试吧。选择结果列表中某个文件后,按下 回车 是打开,按下 ⌘Command 会看到副标题变成了「打开所在文件夹」,按下⌘Command-回车则是打开所在文件夹。你可以尝试添加更多的分支,也可以在 File Filter 中「File types」拖入文件以设置搜索的文件类型,「Scope」搜索范围中加入多个常用的文件夹。而且,我们也可以使用右方向键打开 Alfred 内置的 Action 列表。

打开文件
打开文件夹

分享自己的 Workflow

将自己编写的 Workflow 分享给朋友或发布到网络上,想来也是非常不错的。点击编辑区右上角四个图标中的右侧第二个导出图标,或者在 Workflow 列表中右键点击并选择「Export…」可以打开导出窗口。这里用来检查和补充名称、版本号、变量、介绍等各种信息,让使用者更好地上手,避免一头雾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版权。此处对信息的修改,在点击右下角的「Export」导出时也会保存在我们自己的 Workflow 中,而不只是存在导出的文件内。填写完毕后,导出保存就可以得到 Alfred Workflow 文件。发送给朋友后如何导入使用,前文已经详细介绍过了。

导出 Workflow

辅助编写设施

最后补充介绍下 Alfred 为编写 Workflow 提供的一些辅助设施。 Workflow 列表下方的加号➕️ 图标菜单中,之前只是使用最后一项「Blank Workflow」新建 Workflow,我们来看剩下的几个。

第一项「Workflow Defaults」,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设置 Workflow 默认信息的,毕竟作者之类的每次都一样。设置后再新建 Workflow 时会自动填入这些默认信息。弹出窗口中有四项,分别是 Bundle ID、Created By(作者)、Website(网站)、Readme(使用说明)。其中,Bundle ID,这里填写的是 com.作者名字. 部分,等到新建 Workflow 时补上后面的 Workflow 名称。填写并保存后,新建个 Workflow 试试看。

Workflow 默认设置

第二项「Getting Started」新手入门,以 Workflow 示例加注释的形式讲解关键词、快捷键、剪贴板、变量等主题,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比如,列表第一项是关于最常用的 Keywords,介绍如何添加和使用关键词,点击后导入一个 Workflow 并弹出一段说明文字,点击「Continue」后可以看到 Workflow 内容。这些导入的 Workflow 可以运行观察实际效果,其中的 Object 也大都注有关于使用和配置的说明文字,还可以双击 Object 查看学习配置。注释文字的编辑窗口,可以通过 Object 右键菜单中选择「Edit Note」打开。如果你的英文尚可,那么这里是学习编写 Workflow 的好地方,建议把这个列表过一遍。英文阅读吃力的话,也可以借助各种翻译工具。

Workflow 入门

第三项「Examples」含有 6 个实用的 Workflow 示例。其中,「Should I watch this movie」 用来一键搜索三个网站查看观影建议;「Simple Folder Search」与「Dynamic File Search」 分别能够仅搜索文件夹、在任意的指定文件夹内搜索文件;「Simple To-do List」 实现简单的待办事项清单功能;「Google Suggest」 与 「Amazon Suggest」在输入时提供搜索建议。这些 Workflow 都可以直接使用、修改、学习原理。

Examples

第四项「Templates」包含分为七类的数十个 Workflow 模板。模版的命名很直白,例如其中的「Templates – Essentials – Keyword to Script to Notification」,看着名字就知道是用关键词触发运行脚本并发送通知消息。点击后,不再是导入 Workflow,而是弹出新建窗口。修改名称、Bundle ID 等信息并保存后,可以看到已经添加 Object 并做好连接。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其基础上调整修改配置。

Alfred Templates

编写进阶

前面,我们学习了 Workflow 新建、编写、导出等整个流程。现在,是时候深入核心看一看了,这也是制作复杂强大 Workflow 的前提。那么什么是核心呢?在我看来就是数据的流通过程。 数据之于 Workflow,就如同材料之于流水线。只有弄明白数据在 Workflow 中怎么被一个个 Object 传递、使用、修改,才能理解 Workflow 的运转机制,编写时得心应手。

这一节,我们以「Examples – Simple To-Do List」一个简单的待办事项列表 Workflow 为对象,逐步理清在功能运转之下的「数据暗流」。考虑到部分读者可能对英文阅读比较头疼,这里提供一个翻译后的版本,下文也以此版本为基础进行讲解。在看文章的同时,点开 Object 查看配置细节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导入时,注意有个 path 变量,后文中会涉及到。

首先,在导入 Simple To-Do List 后试用体验下它的功能。在 Alfred 中输入 todo 买杯咖啡并回车,接着 Alfred 会显示三项结果:家庭、工作、稍后,这是三个待办列表的名称,选择「家庭」后回车就会将「买杯咖啡」添加到其中。此时,注意屏幕右上角,会出现一个通知「已将事情添加至 home」。以上是添加事情的功能部分。再次唤出 Alfred 输入框,敲下 vtodo,立即显示上面的三个列表名称,输入文字筛选或者用方向键进行选择,回车会打开相应的存储文件,用来查看已经添加的事情。当然,如果还没有添加过,那也就没有相应的存储文件供打开了。

Simple To-do List 使用流程

功能体验过后,我们来分析下这个 Workflow 是如何实现的。这里需要先引入两个知识点:

知识点 1 – 输入与输出:每个 Object 都会接收前面 Object 传递的数据作为输入,并向后面的 Object 发送 输出数据。输入与输出的数据,在 Workflow 中被称为 Argument(参数)。在 Object 内部的配置窗口中用 {query}指代所接收的输入数据。如果你在 Alfred 中添加过搜索引擎,那么应该对 {query}并不陌生。

知识点 2 – 变量:Workflow 中,除了输入与输出,还可以使用变量存储、传递数据。与输入输出不同之处在于,变量在 Object 中被创建后,连线上后面的每个 Object 都可以读取、修改它。而输入输出仅仅是两个 Object 之间的数据传递。变量用 {var:变量名称} 指代它的值。

另外,环境变量比较特殊,它是在 Workflow 配置中创建的,每个 Object 都可以读取。一般用于存储 Workflow 的偏好设置类数据,就像 Simple To-Do List 中的 path 用来让用户方便地设置待办事项列表文件的存储位置。毕竟如果用户需要扒开 Object 配置窗口或者代码文件去修改的话,就太不友好了。

做个比喻帮助大家理解。假设 ABCD 四个人(对应于四个 Object)在按顺序排队,A 向后面的 B 说了一句「你好」,那么「你好」对于 A 来说就是输出数据,对于 B 来说就是输入数据,仅限于两者之间,后面的 CD 两人不知道。变量则像是,B 向后面传了一张纸条,标题「AH」内容为「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后面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修改、甚至销毁。另外,墙上贴着一张纸,标题「注意」内容为「保持安静」,这就属于环境变量,这个空间(对应于 Workflow)里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现在应该明白了吧。

接下来,我会详细分析下 Simple To-Do List 的原理及其数据流通过程,每一步都会专门注明输入输出、变量等数据。

Simple To-do List

知识点 1:Keyword Object

这种 Object 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打开配置窗口,注意右上角的配置项「Argument Required」,用来设置是否需要 Argument(为了避免这种陌生术语,之前将其称为「搜索词」),可以选择「Argument Required(必须有)」、「Argument Optional(有无都行)」以及「No Argument(不能有)」。此处设置为「Argument Required」,所以在关键词 todo 之后需要继续输入文字(如「买杯咖啡」)才能回车运行。你可以试试只输入 todo,选择「添加事项」后回车,是不是无法进入下一步。

Keyword 配置窗口

另外,配置窗口中可以看到 Title 被设置为添加事项:{query} 。根据知识点 1,{query} 被用来指代接收的输入数据 Argument,此处就是 买杯咖啡。所以在Alfred 中输入todo 买杯咖啡时,标题显示为 添加事项:买杯咖啡

Keyword Object 会在按下回车时,将输入数据直接发送给下一步。

  • 输入:买杯咖啡
  • 输出:买杯咖啡
  • 变量:path(值:~/Documents/Alfred/todos/

知识点 2:Arg and Vars Object

一个之前未见过的新 Object,属于 Utilities 类别,用来配置 Argument 和 Variables(变量)。它的配置窗口分为上下两项。上方的 Argument 用来设置发给下个 Object 的输出数据,此处为空,也就是没有输出。下方的 Variables 是用来创建、修改变量,这里将接收的输入 {query} (也就是 买杯咖啡)填入 task 变量中。

Arg and Vars 配置窗口
  • 输入:买杯咖啡
  • 输出:无
  • 变量:path(值:~/Documents/Alfred/todos/) 、task(值:买杯咖啡

知识点 3:List Filter object

新 Object,属于 Inputs 类别,功能是让用户在预先设置的列表中选择一个。配置窗口中,可以看到它也能够设置 Keyword,实际上 Inputs 类别的 Object 都可以。窗口上方的常规设置项就不说了。下方左侧列表中,是预先填入的三项数据:家庭、工作、稍后。点击其中的「家庭」,窗口右侧显示出对应的数据:Title(标题)、Subtitle(副标题)、Arg(Argument 缩写)。当用户选择列表中的某项时,List Filter 会输出对应的 Arg 数据。比如选择「家庭」,则输出「home」。

List Filter 运行结果与配置窗口
  • 输入:无
  • 输出:home(假设我们在使用时选择了「家庭」)
  • 变量:path(值:~/Documents/Alfred/todos/) 、task(值:买杯咖啡

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细节,为什么上一个 Object 故意将 Argument 设置为空,也就是不输出数据到这一步的 Object 呢?我们可以打开上一个 Arg and Vars Object 的配置窗口,在 Argument 中填入 {query} (这是未修改 Arg and Vars 时的默认值)并保存。然后唤出 Alfred,输入 todo 买杯咖啡 后回车,奇怪的事情发生了:Alfred 输入框中显示着「买杯咖啡」,而原本应该出现的三个结果(家庭、工作、稍后)却没有了。按退格键删除「买杯咖啡」,三个结果就又出现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 Arg and Vars Object 的 Argument 配置项是用来设置输出到下一步的数据,其中填入的 {query},代表接收自第一步 Keyword object 的输入数据 买杯咖啡。所以就将接收自第一步的 买杯咖啡原封不动地输出到了第三步 List Filter Object。而 List Filter Object 会将接收的输入数据显示在 Alfred 输入框中。也就干扰了「家庭、工作、稍后」的显示和选择,所以需要在 Arg and Vars Object 中将 Argument 设为空。

实际上,Inputs 类别的 Object 都会像 List Filter 一样,将前一个 Object 发来的输入数据显示在 Alfred 输入框中。

知识点 4:Arg and Vars Object

配置窗口中,Argument 保持默认值 {query} ,将接收的输入数据直接原样输出。Variables 列表中创建了新变量 filename,并为其赋值 {query}

Arg and Vars 配置窗口
  • 输入:home
  • 输出:home
  • 变量:path(值:~/Documents/Alfred/todos/) 、task(值:买杯咖啡)、filename(值:home

知识点 5:Conditional Object

一个根据条件选择后面分支的 Object,属于 Utilities 类别。这里设置的条件是:如果 task 变量的值不等于空白,就执行追加分支,否则执行打开文件分支。打开配置窗口,If 后紧跟着三个输入框。第一个填写的 {var:task} 指代 task 变量。第二个「is not equal to(不等于)」是设置第一、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等于、不等于、 大于、小于、正则匹配等五种。第三个未填写,空白。之后的 「ignoring case」指在条件判断中是否忽略大小写。最左侧的 追加 打开文件 用来标记不同的分支以方便连线,非必需。

Conditional 配置窗口

我们来分析下 task 变量的情况。当使用 todo 关键词添加事情时,运行到第二个 Object,事情被填入 task 变量中。然后运行到条件判断这一步,task 变量不等于空白,所以执行后面追加分支。而当使用 vtodo 关键词选择打开某个待办事项列表文件时,由于跳过了前两个 object,没有建立 task 变量,也就不符合「task 变量不等于空白」条件,所以执行 打开文件 分支。以上正好符合之前我们使用这个 Workflow 时的情况。

  • 输入:home
  • 输出:home(Conditional object 直接将输入数据向后传递)
  • 变量:path(值:~/Documents/Alfred/todos/) 、task(值:买杯咖啡)、filename(值:home

知识点 6:Write Text File Object

用来写入文本文件,属于 Outputs 类别。配置窗口中,第一行的 Filename 用来设置文本文件的路径,此处是 {var:path}/{var:filename}.txt,含有两个变量。环境变量 path 的值是 ~/Documents/Alfred/todos/filename 在第四步被创建,假如之前选择了「家庭」列表,那么此处的值就是 home。所以文件路径就是 ~/Documents/Alfred/todos/home.txt。接着,看第一行的右侧 if exists,意思是如果文件已经存在怎么办,可以选择三种处理方式:「Skip」跳过,「Overwrite」覆盖、「Append」追加。再看下方的大文本框,是向文件中写入的内容 - {var:task},相信你已经明白,就是- 买杯咖啡

总结下,这一步的作用是将待办事项 - 买杯咖啡 添加到 ~/Documents/Alfred/todos/{var:filename}.txt 文件中。

Write Text File 配置窗口
  • 输入:home
  • 输出:~/Documents/Alfred/todos/home.txt(Write Text File Object 默认输出文件路径)
  • 变量:path(值:~/Documents/Alfred/todos/) 、task(值:买杯咖啡)、filename(值:home

知识点 7:Post Notification Object

发出通知消息,属于 Outputs 类别。配置很简单,不用再说明了。

Post Notification 运行结果与配置窗口
  • 输入:~/Documents/Alfred/todos/home.txt
  • 输出:~/Documents/Alfred/todos/home.txt(Post Notification Object 直接将输入数据向后传递)
  • 变量:path(值:~/Documents/Alfred/todos/) 、task(值:买杯咖啡)、filename(值:home

知识点 8:Open File Object

打开文件,属于 Actions 类别。配置中只有个路径信息 {var:path}/{var:filename}.txt,也很简单。

Open File 配置窗口
  • 输入:home
  • 输出:~/Documents/Alfred/todos/home.txt(Open File Object 输出文件路径)
  • 变量:path(值:~/Documents/Alfred/todos/) 、task(值:买杯咖啡)、filename(值:home

至此,Simple To-Do List 就解析完毕了,Workflow 中数据的传输原理也借此学习了一遍。

用调试模式看数据

读到这里,或许你会有些疑问:怎么知道一个 Object 的输入输出与变量数据呢?毕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配置 Object,让编写的 Workflow 按照预期运行。这一节就告诉大家怎么做。

点击编辑区右上角的蜘蛛图标,或者使用快捷键 ⌘Command-D ,调试模式区域就会出现在编辑区下方。我们再次使用 todo 买杯咖啡 运行 Workflow,添加至「家庭」列表中。注意调试区域,随着 Workflow 的运行会生成一系列信息。

第一行「Logging Started…」表明记录开始,其余行的构成是这样的:时间、Workflow 名称、Object 名称、信息内容。而且,每个 Object 会生成两行信息,其中第一行「Processing complete」表明该 Object 运行完成,第二行「Passing output ‘XXX’ to YYY」是说明输出信息 XXX 到 YYY Object。另外,这里的 Object 名称都被蓝色高亮显示,试着点击下,会发现编辑区中对应的 Object 被选中并凸显出来。如此一来,就可以直接找到一行调试信息对应的 Object。在查找问题,尤其是 Object 比较多时非常方便。

调试区域上方还有一行选项和按钮,用来控制调试信息显示范围,方便聚焦。左侧第一项「Sow All information」配置显示的信息内容,可以选择「All information(所有信息)」、「Interesting information(有趣信息)」,所谓的「有趣信息」就是异常的、出错的、需要我们注意的信息。第二项「for this Workflow」,用来选择「this Workflow」只显示当前 Workflow 的调试信息或「all Workflows」显示所有 Workflow 的信息。你可以选择「all Workflows」然后运行其他 Workflow 试试。第三项「Only selected object(s)」很简单,勾选就只显示在编辑区内选中 Object 的调试信息。右侧还有两个按钮,分别是「Copy」一键复制所有调试信息,「Clear」清空。

Debug 选项

然而,有没有发现我们目前得到的调试信息,只有输入输出数据(前一个的输出就是后一个的输入),变量数据从哪儿能找到呢?这就需要用到「Utilities – Debug」这个 Object 了。在编辑区中添加一个「Utilities – Debug」,配置窗口中默认填写着 '{query}', {allvars} 也就是接收的输入数据和所有变量,不用修改直接保存。然后将需要获取输出和变量数据的 Object 连接到「Debug」,可以像图中那样将第三个 Object「List Filter」与第四个「Arg and Vars」都连接至「Debug」。现在,再次输入 todo 买杯咖啡 运行 Workflow,添加至「家庭」列表中,看看调试信息有什么不同。

添加、连接 Debug

我们会发现,相比之前多了两行「Debug」的信息,分别对应与之相连的两个 Object。以对应「List Filter」的前一行为例,信息内容部分中 home 是「List Filter」的输出数据,其后花括号内是「List Filter」向后传递的变量数据。如果嫌调试信息比较杂乱,可以试试选择「Show Interesting information」或者在编辑区中选中 Debug 后勾选「Only selected object(s)」,两者在当前效果是一样的。

添加 Debug Object 后的调试信息
精简后的调试信息

结语

现在,你可以缓口气了。我们从新建 Workflow 说起,一路上历经添加与配置 Object、使用分支扩展功能、导出分享自己的作品,到最后的挖掘 Workflow 数据流通原理、查看调试信息,信息量确实有点大。Workflow 编写的绝大部分原理与知识,都已经在这里了。

不过,还有一点点关键的高阶内容,主要是涉及「Inputs – Script Filter」和「Utilities – JSON Config」两个 Object。前者在我们安装的很多 Workflow 中都可以看到,是构建强大 Workflow 的核心。后者则是用来动态配置各种 Object,比如在运行 Workflow 时现场指定「File Filter」的搜索范围,各位可以在「Examples – Dynamic File Search」这个示例中体验到。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代码与编程,有一定的学习门槛,所以放到正在筹备的 Alfred 教程中。

这篇文章涉及的概念、术语、配置细节比较多。在电脑前一边阅读,一边实际操作才能更好理解。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留言反馈。8Workflow 使用编写入门编写进阶结语本文责编:@Minja 

[/rihide]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